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曾经是花都的伤疤,你还认得出吗?

今日花都 今日花都 2022-01-14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粗犷的发展模式已成为过去

“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已成为生活新理念



看到如今的花都

你能想象得出

曾经也有“千疮百孔”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回望过去

看看花都是如何蝶变的


红山村的蜕变



你能认得出吗?

这个场面是红山村21年前的景象。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村里的采泥、采石业盛极一时

虽然为村民们带来了收入

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红山村昔日:5.8洪灾导致山村面目全非 


由于长期无序开采

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河床淤塞

1997年5月8日

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

倾刻间摧毁了整个红山村


全村200多间泥土屋全部倒塌

近千人失去了家园……

遭遇灭顶之灾下的红山村,满目疮痍

成为花都的一大伤疤



灾后重建、复产工作很快展开

与此同时,关闭村内所有泥石场

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也成为了

当时市、区、镇、村四级班子

痛定思痛后的一个共识

红山由此开启了美丽的“蝶变”之路


山体护坡复绿


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

以及北部山区扶贫开发这三股东风

红山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走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红山建成铜鼓鼎公园


现在每一位到过红山村的游客

都会留有这样的印象:

空气清新,绿意满目……

这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蝶变”后的红山村

再难寻觅一丝劫后狼藉

村民生活环境掀开了现代文明的篇章


如今的红山春色

红山公园一角


花都湖化腐朽为神奇



你能看得出

这块荒蛮滩涂是哪里?

这里是花都湖的前身。


城区三家水泥厂聚集开采石料

留下的巨坑形成堰塞湖,

变成了一块人们不愿涉足的烂地。


沿线工业区的废水和生活污水、养猪场污水

直接排入河涌,河水臭气熏熏,

两岸凹凸不平的泥路杂草丛生,

这里晃如花都城市的一块伤疤。


花都湖原址




化腐朽为神奇花都湖华丽转身


花都湖现状






2011年开始,

花都区将这片荒蛮滩涂,

打造集居住、时尚、商务、休闲功能

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


都湖公园

经过7年的打造和完善,

已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是花都人休闲的好去处!



花都湖变得越来越美



绿色梯面


继1997年最严重的水灾后

2006年4月24日

梯面镇又遭遇大暴雨和山体滑坡

破坏严重,伤痕累累


图为2006年4月26日,部队官兵在忙碌地清理山体滑坡现场


梯面镇积极复绿

抚平“伤疤”


五联村复绿整治


梯面镇进行林相改造


如今

梯面镇生态环境美丽、空气清新

成为了市民徒步郊游的好去处


位于梯面镇的王子山森林公园山青水秀、流水潺潺


梯面镇联民村


群山环绕的的镇村一景。照片于2001年摄于梯面镇王子山


曾经的采石场变成了美丽的绿道

沿途风光旖旎~


穿越红山深谷栈道


泥石场改造成的绿道



驴友们途经景色秀美的埔岭绿道



沿途处处皆风景

植树造林


花都区加大森林公园建设力度

1998至2002年

完成王子山、九湾谭、福源等 6个森林公园

(总面积1.03万公顷)的规划建设


图为王子山森林公园。照片摄于2006年4月26日。


花都区坚持森林分类经营原则

全区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面积18933.87公顷

图为梯面镇生态公益林景色。照片摄于2006年4月29日


花都区大力扶持私有造林发展


图为私人承包种植郁郁葱葱的桉树林区。照片摄于2006年7月9日


如今花都山体郁郁葱葱




速生林也蓬勃生长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植树造林,共建美好家园


由春到夏,由夏到秋

我们花都人用行动证明

青山怀抱、绿水环绕不是梦

我们一直在守望


花都的天会更蓝

花都的山会更绿

花都的水会更清

花都的明天会更好!




来源:今日花都(ID:hdbnews)

图文:日文、匀生、今日花都往期内容

编辑:花小萌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今日花都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